成為全球最受信賴的
創新生物醫藥公司
插上翅膀去飛 ——「獨角獸」在浦東系列報道之復宏漢霖

浦東時報

2018-07-04

成立時間少於10年,估值超過10億美元,是業界對獨角獸企業的界定。

 

今年3月23日,科技部火炬中心聯合發佈《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國獨角獸企業共164家,總估值6284億美元,其中,「北上杭深」聚集獨角獸企業數量超過84%,上海以36家位列第二,註冊在浦東的有9家。

 

這些「獨角獸」是如何飛速成長的? 帶着這個問題,本報記者走訪了包括復宏漢霖在內的多家獨角獸企業,探究背後的成功之道。

 

把握契機

 

對於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劉世高來說,父親因病去世後給他的震動,是復宏漢霖誕生的原因,也是公司一步步發展的動力。「父親的去世,讓我意識到生命的短暫,決心在有限的生命里一定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什麼是「有意義的事」?劉世高了解到,中國有巨大的醫療需求未得到滿足,不少病人因為價格原因,難以接觸到好葯。於是,想為中國新葯研發、中國病患做些「有意義的事」,這一想法支撐着劉世高辭去美國的高薪工作,回國創業。

 

2010年,上海復宏漢霖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註冊成立。在同一個夢想的驅動下,成立不到10年,復宏漢霖已經成為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的一隻「獨角獸」,完成了針對17項適應症的11個產品的新葯臨床試驗申報。

 

技術優勢

 

以復宏漢霖為例,為了協調研發的高成本和保證進入市場的低售價,公司採用了多種創新技術來降低生產成本。首先,復宏漢霖採用高表達的細胞株,單位體積產量提高了,成本自然就降低了;其次,復宏漢霖率先應用了2008年才問世的大規模一次性生產技術,使得建廠以及運營成本降低,同時提高了運營效率及生產彈性,還大幅降低了污水廢棄物的排放。此外,研發團隊自主開發的細胞培養基,比較過去直接採購進口培養基,成本降低了約75%。

 

「生物類似葯要佔據市場,關鍵是要做到質優價廉。但『價廉』決不能靠犧牲質量來達成,我們堅持應用創新技術,在保質保量的基礎上降低成本,最終實現開源節流。」劉世高說。

 

在生物製藥領域,中國長期落後於一些發達國家。2015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才發佈《生物類似葯研發與評價技術指導原則(試行)》,對生物類似葯的申報程序、註冊類別和申報資料等相關註冊要求進行了規範。

 

而復宏漢霖在2009年成立之初,就對標歐盟標準開展質量研究,並建立了通過歐盟質量授權人核查的生產基地。當《指導原則》出台,不少企業因為不達標而不得不停下腳步的時候,復宏漢霖的研發依然順暢進行。

 

今年,復宏漢霖將開始進入收穫期。年底,公司研發的利妥昔單抗注射液,有望作為首個國產生物類似葯上市,用於治療非霍奇金淋巴瘤。質高價優,是這款生物類似葯的最大特點,它的上市將給廣大難以長期負擔高昂醫療費用的患者帶來福音。

 

堅持信念

 

堅持信念,或者說公司創立的初衷,是「獨角獸」企業的精神支柱,不可或缺,意義重大。當初,也正是因為創業理念上的契合,讓劉世高博士和公司另一位創始人姜偉東博士一拍即合,僅僅在相識的兩天內就認定了對方作為並肩作戰的合作夥伴。而這一攜手,轉眼就是十年。

 

目前,復宏漢霖研發團隊擁有超過30名「海歸」人員,並且,這些「海歸」均是在國際知名生物製藥公司有過10年甚至20年以上工作經歷的專業人才。

 

劉世高說,能吸引這麼多的業內精英,與公司「以優質生物葯,造福全球病患」的使命不無關聯。「對公司使命和願景的認同,吸引了這些優秀人才,他們將國際上先進的產品開發的核心技術帶回國,與上海的年輕團隊有了銜接,讓理論和實踐激發出更精彩的科研成果。」

 

在他看來,「專註提供質高價優的生物葯,成為全球最受景仰的創新生物醫藥公司」,始終是復宏漢霖不變的初心。這份「景仰」背後,並不是銷售額達到多少、利潤取得多少,而是「希望復宏漢霖成為全球服務病人數量最多的生物製藥公司, 給更多病患帶去福音」。

 

正是這種融入公司血脈里的企業文化,使復宏漢霖在面對商業利益和病患利益抉擇的時候,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後者。

 

 去年年中,復宏漢霖耗費多年精力研發的一款可用於治療肺癌的新葯HLX04已經可以開展臨床III期實驗。正常情況下,臨床III期已經是新葯上市前最後的實驗階段,一旦藥效通過驗證,研發企業就可謂「苦盡甘來」。

 

「但做到臨床III期時,我們發現對於現有適應症來講已經有了一款比我們效果更好的藥物。這種情況下,從道義上來說,我們已經沒有底氣讓病人放棄一款藥效更好的產品,而參加我們HLX04的實驗。」劉世高說。於是,公司又從臨床階段開始,針對HLX04開發出一項新的適應症。

 

本文節選自《浦東時報》2018.06.21期,有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