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全球最受信赖的
创新生物医药公司
产品速递 | 复宏汉霖PD-L1靶向ADC HLX43II期研究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

2025-02-10
近日,复宏汉霖(2696.HK)宣布,公司基于与宜联生物的合作开发的靶向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注射用HLX43在复发/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中开展的II期临床研究(HLX43-ESCC201)于中国完成首例受试者给药。目前,全球尚无同类靶向PD-L1的ADC产品获批上市,仅有SGE-PDL1V(来自辉瑞)即将启动临床III期试验,HLX43为全球第二款进入临床阶段的靶向PD-L1的ADC产品。

近年来,以抗PD-1/L1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促进了肿瘤免疫治疗的高速发展,成为肿瘤患者各线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然而,部分PD-L1阳性患者对该疗法无响应,或者出现耐药[1]。对于免疫治疗耐药或经免疫治疗等标准治疗失败后的患者人群,尚缺少有效的后线治疗方案,亟待探索更前沿的新型治疗方案,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获益。ADC作为当下肿瘤治疗中疗效最突出的新型疗法,已在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等多项实体瘤中展现出初步的治疗潜力,成为重要的探索方向[2]。而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三阴性乳腺癌、鳞状细胞癌等多种癌种中均有表达,且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有限,使其成为开发ADC药物的潜力靶点,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途径[3]



HLX43为复宏汉霖首批进入临床阶段的ADC产品之一,旨在解决PD-1/L1免疫疗法不响应或耐药问题,填补更多晚期/转移性实体瘤患者未满足的临床需求。HLX43兼具抗体分子的高度靶向性和细胞毒素的强大杀伤力,可通过与肿瘤细胞表面PD-L1 抗原特异性结合,经内吞后释放小分子毒素,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2023年,HLX43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I期临床试验申请先后获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和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批准,并于2023年11月在中国境内完成首例患者给药。2024年12月,HLX43单药或联合治疗晚期/转移性实体瘤的Ib/II期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批准。临床前研究及I期临床研究提示,HLX43在PD-1/PD-L1单抗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宫颈癌、食管鳞癌、肝癌等多个瘤种中显示出显著疗效,且耐受性良好,临床前研究数据于2023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以壁报形式进行展示。基于此,复宏汉霖计划于近期启动HLX43在包括食管鳞癌、宫颈癌、肝细胞癌、鼻咽癌、头颈部鳞癌、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中的II期临床试验,以进一步评HLX43的疗效和安全性。

未来,复宏汉霖将持续立足于未满足的临床需求,充分发挥公司在抗体药物和抗体偶联药物领域的一体化平台优势,加速推动更多前沿治疗方案的研究和开发,为全球患者带来更多高质量、可负担的创新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Attili I, et al. Strategies to overcome resistance to immune checkpoint blockade in lung cancer[J]. Lung cancer: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 2021(154-):154.

[2] He J, Zeng X, Wang C, Wang E, Li Y. Antibody-drug conjugates in cancer therapy: mechanisms and clinical studies. MedComm (2020). 2024 Jul 28;5(8):e671.

[3] Kwan B, et al. 783 SGN-PDL1V, a novel, investigational PD-L1-directed antibody-drug conjugate for the treatment of solid tumors[J]. 2021.


关于HLX43-ESCC201
本研究为评估不同剂量HLX43在经一线标准治疗失败或不可耐受毒性的复发/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II期临床试验。筛选合格的受试者将接受每 3 周一次(Q3W)HLX43治疗。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评估HLX43 在复发/转移性食管鳞癌中的临床疗效。次要目的是评估安全性和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免疫原性、和潜在预测性生物标志物。